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  艺术博物馆
首页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2015第一期“博雅论坛”举行第三场讲座
2015年06月11日  点击:[42]

6月10日,2015年度第一期博雅论坛举行第三场学术讲座。本场作曲系青年教师郑飞博士主讲,题为《古雷斯基交响曲研究》。  

亨里克·米科拉伊·古雷斯基(1933-2010),波兰著名作曲家,与克里斯多夫·潘德列夫斯基(1933—)、维托尔德·鲁托斯拉夫斯基(1913-1994)并称为“波兰作曲三杰”。早期跟随博莱斯瓦夫·沙别尔斯基(1896—1979)学习,作品以无调性序列音乐为主要创作技法,在此期间凭借其《第一交响曲》等作品,成为波兰先锋音乐的代表性人物。经过近十年的转型期,20世纪70年代进入其创作成熟期,《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均完成于这一时期。郑飞认为,古雷斯基交响曲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一、极具个人特征作曲技法的纯熟运用;二、作品反映出的深层次的精神指向和延伸性人文内涵的传递。在作曲技法方面,圣咏式和声、平行旋律、音组音响和单纯的旋律和声同时并存,波兰民族音乐语汇、欧洲中古时期的调式、西欧现代作曲技法和带有古雷斯基强烈个人印记的简单重复成为其音乐的主要陈述方式。在人文内涵方面,古雷斯基用“母性”思维和视角讲述波兰历史和民族精神,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用宗教话语表述战争、极权对人类的摧残,体现出超越民族、种族以及信仰的“普世”情怀。  

讲座由舞蹈系青年教师马昱博士主持,作曲系、音乐学系、研究生部师生到场聆听并与主讲人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郑飞

 

上一篇:下一篇: